May 15
From: T.Oshima

不用惊讶,其实,这只是很常见的街头涂鸦,在你的城市里,某个街角,某家小店的防盗帘门上,总会隐藏着一些粗糙而充满元气的符号。它们每每在白日掩藏自己的光鲜,只有在夜幕将近,路灯亮起的时候,才会如城市的精灵般浮现出来,犹如跳动的音符,捕获擦身而过的目光。

Noctilux 50mm作品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May 13
Leica M镜版本众多,抛开钛版、陶瓷版等限量镜头不说,最常见的也有银色与黑色之分,徕友dx300对黑白M镜材质特点的阐述颇值得推荐:

引用
银色是铜合金+镀铬的处理
黑色是铝合金+镀铬的处理
黑漆就是铝合金+表面喷涂黑色漆,漆面的黏结力远不如镀铬工艺,所以更容易掉漆。

从材料的角度来说,铜+铬的亲和力要比铝好,分子键结合牢固,因此银色相对不容易掉漆。镀铬的处理,是一种不环保的加工工序。现在欧洲都提倡环保,所以银色的要比黑色少。徕卡的银色器材早期的镀铬工艺不过关,很多就有起炮的。

前后,我用过R机有3台,6个R镜。都是黑色的。我的体会是黑色的容易掉漆。掉了漆的黑色机器/镜头,外观显的旧,成色就不如银色,2手出器材比较吃亏。所以,M系列,我买的M7+M50/1.4A都是银色的。

最后,购买黑色的朋友还有一种所谓马格南人文情节:黑色不招摇,便于隐蔽拍摄。作为业余爱好者, 我们大可不必如此顾忌,毕竟日常拍摄题材没有太大危险。敏感题材如军火,毒品,走私,政治,我等凡人还是不拍为妙。


补充:

引用
黑色是用铝合金的,白色的是铜的。

黑色掉漆是露白/灰,
白色掉漆是露黄。

用久了,白色的比黑色的要显的新,不容易掉漆。

最后,白色的新品/2手价格要比黑色的高。


相关链接:

Leica M Summicron 50mm F2.0——最出色、最佳入门Leica镜头

Leica镜头讨论区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May 13
M8身上最“数码化”的特点之一便是支持6bit镜头识别编码,Leica目前生产的新M镜头也全部添加了6bit编码模块。

除此之外,Leica也对老镜头提供6bit改装服务,虽然价格并不昂贵——每支镜头改装费95欧元左右,但是需要寄回工厂,Leica官方声称的时间为“3个月以内”。

不过,M8用家们发现,你完全可以“手工”为老M镜添加“识别码”,只需要一支常见的黑色CD标记笔就可以。

如图(From Tugend):

“手工添加识别码十分简单,已经有不少M8用户成功完成,在M8最新固件1.102下也使用正常”

镜头:Tri-Elmar-M 28-35-50
标记左:35mm
标记中:50mm
标记右:28mm

标记过的镜头可以在M8中被正确识别

链接:

Leica M镜头手工添加M8识别

Leica M机身讨论区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May 12
欧洲TIPA 2007奖项本月初揭晓,Leica M8毫无悬念地成为“旁轴取景数码相机”获奖者——虽名之所归,但是没有竞争者的皇冠,想必加冕时亦少一份乐趣。

“旁轴取景数码相机”奖项是TIPA 2007新建立的奖项,如果Leica明年不推出新M数码机型,不知这大奖是否还要再次颁给M8。

来看看TIPA对M8的描述吧:

“The Leica M8 digital rangefinder camera combines Leica tradition in optical and mechanical components with latest digital technology, and fully preserves the look and feel of the M-Family. The M8 features a 10.3 Megapixel CCD sensor, and images can be recorded on SD Card in JPEG or DNG file formats. A 6-Bit-Code on the M-Lenses enables the M8 to optimize image processing specifically for each lens. The 2.5in LCD provides RGB histogram and clipping
information, and the new shutter sports a top speed of 1/8000sec and a flash sync of 1/250sec. ”

“Leica M8将精湛的传统光学工艺与最新数字技术融合一体,忠实继承了Leica M家族的设计传统以及操作体验。M8拥有1030万象素CCD,采用SD卡存储,同时加载6bit镜头编码识别组件;2.5英寸LCD能够,最高快门速度达到1/8000s,最高闪光灯同步速度达到1/250s。”

希望明年的TIPA,我们能看到真正全画幅的Leica M机出现。

Leica M机身讨论区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May 12
From: l'enfer

Leica M8+Summilux 35mm

《The Hug....》

Leica作品精华区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May 11
From Jorge Torralba

M8的黑白效果的确十分出色

Check Here For More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May 10
前文见:从M1到M6,Leica M机外观的细节进化(一)

3.胶片计数器

M1、M2采用了手动复原式计数器,M5的计数器基本构造和M3相同,外观略有差异;M3、M4、M4-2、M4-P以及M6的计数器外观相同,M6计数器为-2至40。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4.取景框预选杆

M2/M3的取景器预选杆为金属制作,M4的添加一块树脂装饰,M5则显得更小巧精致一些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5.卷片杆

Leica M1、M2、M3卷片杆采用拨动式设计,从M4到M6则基本为内置扩展臂的旋转式,卷片效率更为提高。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相关链接:

Leica机身吸毒区
May 10
Leica M系列因坚固可靠,体积小巧,从M3时代就获得战地记者的青睐,瑞典、加拿大、德国军方也定制了不少军用版Leica M机型。不过,当Leica进入数码时代,是否还能胜任战地严酷的拍摄条件?符合摄影师的需求呢?

自由摄影师Ashley  Gilbertson近日撰文,分享了其在伊拉克战场上使用M8的体会。

Ashley Gelbertson最初使用M6以及M4-P,因此M8小巧的身材首先获得了Gelbertson的肯定——“在很多情况下,举着一台硕大的DSLR进入房间,会彻底改变当时的气氛。M8则不用担心这一问题”

Gelbertson表示,M8在战地使用中最大优势在于:拍摄隐蔽,安静;手动对焦更为可靠,不必担心镜头出现任何故障。

不过,M8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背后按键有可能碰到衣服拉链(军装尤其容易)而出现误操作;经常更换镜头CCD较易落灰,电池电力不够理想等。

在Gelbertson的M8使用过程中,这台M8经历了种种磨难——包括摔落到地上,不过,最终都坚强地挺了过来。

“M8和我的老M4-P一样坚固。”

查看更多M8在伊拉克拍摄作品(Check here for more)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May 9
从M1到M6,Leica一共推出过8个M机款式(非限量版),其中包括:M1、M2、M3、M4、M4-2、M4-P、M5以及M6。

在M1至M6的演变过程中,Leica M外观也随着功能的改进不断进化,我们将从8个方面来展示M机在外观上的演变。

1.上片杆

如图,M1、M2、M3的上片杆采用流线型设计,洗练简洁——这一设计在MP中重新被采纳

M4的上片杆较厚,角度较小;M5则略显纤细;M6上片杆的角度更宽,进一步提高上片的手感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2.机顶刻字

M1、M2、M3、M4机顶刻字笔画纤细,刻内容为“Leica DBP”;M5机顶刻字较粗,内容为“Leitz WETZLAR”;M4-2以及M4-P则为更接近现代版的粗体“Leitz”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相关链接:Leica M机身吸毒区

May 6
来自LUF的一篇Leica M8全面拆解文章,一共40余张图片,详细拆卸了M8的几乎所有部件,并提供了非常翔实的解说内容。

链接: 《Leica M8全面拆解》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May 5
Leica.org.cn编译,欢迎转载,转载请署名出处

作为一个德国企业,Leica在二战时期名义上是纳粹政府的重要合作伙伴,当时的Leica主席——Ernst Leitz二世却在暗中不断帮助犹太人逃离纳粹的魔掌。这一事实直到70年后在2002年的美国徕卡历史学会(LHSA)年会上才被一位名为George Gilbert的作家披露。

一.“Leica自由列车”

从Adolf Hitler 1933年成为德国总理大臣开始,Ernst Leitz二世便不断接到来自犹太员工的电话,请求他帮助自己全家离开德国。

作为一名基督徒,Ernst Leitz二世以及家人本身便反对纳粹的反犹太法案,为了帮助犹太员工安全离开纳粹的统治,Ernst Leitz二世悄悄建立了一个隐秘的犹太难民逃离路线:将犹太人伪装成Leitz员工,再“派遣”到国外——历史学家将这一路线称为“Leica自由列车”。

不仅Leitz员工,连零售商、员工家属甚至亲友都被“派遣”到Leitz公司在法国、英国、香港以及美国的分公司。

1938年11月的“Kristallnacht”事件发生后,Ernst Leitz二世加快了犹太人转移工作。这些犹太员工通过水路到达纽约口岸,然后再投奔Leitz曼哈顿办公室——Leitz当地工作人员则尽快帮这些犹太员工在相机行业找到新工作。

每一个到达新陆地的犹太人都挂着一只崭新的Leica相机——Ernst Leitz二世送给他们新生活的礼物,价值昂贵的Leica相机能够帮助这些新移民度过初期最艰苦的日子。

除此之外,在这些犹太难民找到工作之前,还可以从Leica公司领取一份补贴。得到Ernst Leitz二世救助的犹太难民包括设计师、技术工人、营业员、商人以及摄影业犹太作家等。

“Leica自由列车”在1938至1939年救助的犹太难民数量达到高峰,几乎每几周都会有一批犹太难民通过Leitz公司的派遣离开德国——直至1939年9月1日纳粹关闭德国边境。

二.沉默的Ernst Leitz家族

在Ernst Leitz二世救助犹太人的行为披露后,历史学家将他称为相机行业的辛德勒,然而,不为人所知的是,Leitz家族却对自己的善行缄口不言,不希望被公开。

Leitz的女儿Elsie Kuhn-Leitz在帮助犹太难民转移时在边境暴露,被盖世太保投入监狱,受尽责难后才幸免出狱。当她试图改善那些被纳粹强迫在Leitz工厂工作的700-800名乌克兰工人生活条件时,还曾经遭到当局的怀疑。

Leitz家族一直不允许媒体对这些历史进行公开,知道最后一名Leitz家族成员逝世后,这些史料才得以重见天日。

美国作家Frank Dabba Smith撰书记录了Leitz家族在二战期间的历史事迹,书名《Leitz家族最伟大的成就:Leica自由列车》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May 5
In the mid to late 1930s, Ernst Leitz II, a protestant christian and heir to the Leica Film Corporation, assisted hundreds of jews flee Nazi Germany. This is a tribute to the work he did in saving their lives.

上世纪30年代,Ernst Leitz曾经以Leica公司的名义,帮助上千犹太难民离开德国,并给予他们经济上的帮助。下面这段视频,也许会让你觉得,手中的相机,更沉了一些。

分页: 111/117 第一页 上页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