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macg4—— 《Leica M5——悲剧英雄》
1968年推出的SL并未给Leica带来商业上的成功,虽然它已经内置了TTL式测光表。但M4依然吸引着一大批坚定的旁轴使用者,所以Leica下决心巩固在旁轴领域的领先地位,开始研制加装TTL测光表的M5。并且在1971年推出了小批试制品,它当时加装的Cds测光组件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具有稳定的读数显示特点,并且对于电池电压没有特别的要求,在没有放电电路控制的70年代Cds测光组件的开发意义非凡。
但是Leica期待中的商业成功根本没有出现,甚至伴随M5的推出公司的财务曾经陷入了困境。市场或者说是Leica的拥趸们根本不接受这个变了型的M。结果自1971年推出到1975年完全停止生产总产量仅3万余(No.128,7001--No.138,4000),还不到M3的零头。而为了应付北美市场的需求,已经停产的M4也于1974/75年在加拿大恢复生产,但量不大只有3350台(138,0001-141,500。而后有1150台在德国生产。M4真正停产是1975年144,3001-144,3170,仅170台。有说法是这最后的170台中有部分加装了与M6相同的测光表,未考证)。
回到M5本身,M5的设计在当时或者说现在都是先进的(旁轴范畴)。方正的机身适合手持尤其是男性手持;速度旋盘突出机身2mm,非常适合在确定光圈后快速改变速度组合,这是所有M都没法比的优势;M机中第一台拥有机内测光表,且第一台可以在取景器中见到速度信息的M;直观的指针式显示,优于M6的三灯;测量面积小于M6/7/MP,对于经验丰富的摄影师是难得的优点,对于菜鸟则相反。
制造工艺堪称Leica的顶峰之作,上下盖均为黄铜锻压成型。带有滚珠轴承的回片轮加工之精密,手感之舒适,是M3/4/5/6/7/MP等望尘莫及的。如果说其他M代表了Leica 的经典,那么M5则是代表了Leica 的专业。从造型上讲,个人认为只有M5的刚强冷峻才是真正的德式风格体现。虽然白色机身少,但是我还是喜欢它黑色金属的质感,幽暗中隐现着武器才有的冷光。尤其是经历了岁月磨砺的利索边角,越发显现出机械之美。如果说其他M是“保时捷”,那么在我心中M5就是“悍马”,真正属于男人的武器。
人们的经典心理真是非常有意思的,别的厂家在用户的鞭策中推陈出新,而Leica在用户的经典心理中故步自封。现代的Leica可以用没有进取心来形容了,一个所谓MP就在这样的状态下复活了。想想MP3,属于恶劣了。早知如此M2/4/4-2/4-P/6/7就根本没必要出,连续生产M3和MP就行了。可是如果真是这样,不知用户又会怎么说。
M5的失败原因有3:
1.市场变化,1971年SLR已经日趋成熟,M5的优势不大,同时面临其他廉价旁轴产品的竞争。
2.用户不认可,非M的家族特征
3.自身系统缺陷,虽然Leica公司曾经为以往用户提供免费改版服务,但镜头使用的限制依然使很多老客户放弃M5。拆开M5可以看到自设计之出M5就完全没有考虑过和其他M配件的兼容问题,甚至完全没有考虑马达。
M5的收藏指南
M5的总产量大约为34,000台,其中白约为11,000,黑23,000。按价值排序为:50周年白--黑(黑白均为三吊环)------白三吊环---黑三吊环---白两吊环----黑两吊环。价格区间(以90%为标准)8500——25000RMB,纪念版新的可达40000RMB以上。因为产量小,同等成色M5普遍价值比M3/2/4/6为高,M5总算赢得迟到的尊严。
镜头的配合
因为暗箱内有测光杆,所以对于M21/3.4;21/4;28/2.8Type I;50/90系列的缩头(不缩则无任何问题)的使用有所限制。其中21/4不能使用;21/3.4编号No.247,3251以后,28/2.8 Type I 编号No.231,4920以后可以直接使用。
推荐链接:
《Leica M5——悲剧英雄》
Leica M机身讨论区
May 18
May 10
前文见:从M1到M6,Leica M机外观的细节进化(一)
3.胶片计数器
M1、M2采用了手动复原式计数器,M5的计数器基本构造和M3相同,外观略有差异;M3、M4、M4-2、M4-P以及M6的计数器外观相同,M6计数器为-2至40。
4.取景框预选杆
M2/M3的取景器预选杆为金属制作,M4的添加一块树脂装饰,M5则显得更小巧精致一些
5.卷片杆
Leica M1、M2、M3卷片杆采用拨动式设计,从M4到M6则基本为内置扩展臂的旋转式,卷片效率更为提高。
相关链接:
Leica机身吸毒区
3.胶片计数器
M1、M2采用了手动复原式计数器,M5的计数器基本构造和M3相同,外观略有差异;M3、M4、M4-2、M4-P以及M6的计数器外观相同,M6计数器为-2至40。
4.取景框预选杆
M2/M3的取景器预选杆为金属制作,M4的添加一块树脂装饰,M5则显得更小巧精致一些
5.卷片杆
Leica M1、M2、M3卷片杆采用拨动式设计,从M4到M6则基本为内置扩展臂的旋转式,卷片效率更为提高。
相关链接:
Leica机身吸毒区
May 6
Apr 1
Mar 11
Noctilux 50mm F1.0,还是很大的...不过,R-D1也很大...所以,两个在一起还是很有默契的
另外,R-D1本身就有对焦精度不高的问题(FLD的机身,似乎R-D1很常见焦点后移),用35mm以下的镜头还好,用Noctilux 50mm就很明显能感觉到对焦不准,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说,Noctilux 50mm也是测机身是否焦点不准的一个好工具——虽然成本很高...
Noctilux 50mm在数码上难以发挥其迷人的色彩,有兴趣这个镜头的朋友,还是安心胶片才更对得起这只镜头无与伦比的焦外...
PS,Noctilux 50mm对焦行程非常长,所以几乎没有抓拍的可能,估焦也很难——景深太浅了。
什么?
你不用F1.0?
那你还买Noctilux干嘛?
Summilux和Summicron不是好得多?
^_^
点击这里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R-D1本身就有对焦精度不高的问题(FLD的机身,似乎R-D1很常见焦点后移),用35mm以下的镜头还好,用Noctilux 50mm就很明显能感觉到对焦不准,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说,Noctilux 50mm也是测机身是否焦点不准的一个好工具——虽然成本很高...
Noctilux 50mm在数码上难以发挥其迷人的色彩,有兴趣这个镜头的朋友,还是安心胶片才更对得起这只镜头无与伦比的焦外...
PS,Noctilux 50mm对焦行程非常长,所以几乎没有抓拍的可能,估焦也很难——景深太浅了。
什么?
你不用F1.0?
那你还买Noctilux干嘛?
Summilux和Summicron不是好得多?
^_^
点击这里查看更多图片
Feb 7
注:本篇为Leica M8在台湾的官方宣传稿,虽然为“广告”,但是文笔优美,内容详实,值得一读
The digital M —— Leica M8
梦想,已经实现
徕卡第一台的数字双眼相机,以完全支持徕卡M系列镜头的身份正式问世。
徕卡用高度的产品兼容性,证明了,在摄影的路上、艺术创造的路上,不离不弃的王者决心。
LEICA M8 — the digital M
徕卡M8已经带领着 M 系列相机正式迈入数字领域。这是 M 系列专属的一条全新的道路!M8,由内而外,从灵魂、机体、镜头到实际的摄影呈现,都是不折不扣的经典 M 系列。将 M 系列传统相机的优点成功带入极具创造力的数字摄影中,实现徕卡专业玩家的 M 系列数字化美梦。
来吧!跟数字化的德国精致工艺技术握手
M8是专业数字相机中唯一使用连动测距器—安静、轻巧、快速而且精密准确。徕卡 M 系列传统相机对于影像永不妥协的个性也延续到数字化的M8,几乎所有徕卡原有的 M 系列镜头都可兼容;这也表示独特优异的 M 系列影像质量会一直延续下来;既使弱光摄影也能有完美的演出。〝Made in Germany〞是不退流行的代名词,新颖、迷人更值得信赖。
比传统底片传达更多细节的光学影像感应器
M8所采用的影像感应器是 1030 万高分辨率、低噪声的 CCD,感光度范围由 ISO 160一直到 ISO 2500,甚至于可以比传统底片传达出更多细节,对于细节,徕卡总是执着。
专属微型镜片,高感光度CCD
为了提高 CCD 的感光度,每个画素前面便需要放置一个微型镜片,因为落在画面四周的光束并非是以垂直的方向切入,而是会有一些倾斜的角度,而一般的微型镜片并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所以研发团队针对 徕卡M8的CCD 上的微型镜片进行经过特别的处理,将全世界最优秀的徕卡 M 系列镜头的特色发挥淋漓尽致。透过M8,画面中央到边缘都能保有接近的亮度,不会有一般CCD容易造成严重暗角与边缘松脱现象。加上M8所使用的 CCD 微型镜片比其它 CCD 所使用的微型镜片有更高的折射率,所以当使用广角镜头时,CCD 也能够捕捉更多落在画面边缘的光束。徕卡 M 系列镜头,运用在M8时也能充分发挥优势
。
卓越的耐用度
徕卡M8是一台能够长年使用,并能持续保持专业影像水平的数字相机,因为M8采用了坚固耐用的镁合金全金属材质机体,相机的顶盖与底盖则是用整块实心的铜锌合金以铣床方式制造,最后再用镀铬处理成黑色或是银色。M8先进的 RAW 档格式则是采用 DNG (数字底片)技术,确保影像档案能长期安全的保存。
Leica M 徕卡机身讨论区
The digital M —— Leica M8
梦想,已经实现
徕卡第一台的数字双眼相机,以完全支持徕卡M系列镜头的身份正式问世。
徕卡用高度的产品兼容性,证明了,在摄影的路上、艺术创造的路上,不离不弃的王者决心。
LEICA M8 — the digital M
徕卡M8已经带领着 M 系列相机正式迈入数字领域。这是 M 系列专属的一条全新的道路!M8,由内而外,从灵魂、机体、镜头到实际的摄影呈现,都是不折不扣的经典 M 系列。将 M 系列传统相机的优点成功带入极具创造力的数字摄影中,实现徕卡专业玩家的 M 系列数字化美梦。
来吧!跟数字化的德国精致工艺技术握手
M8是专业数字相机中唯一使用连动测距器—安静、轻巧、快速而且精密准确。徕卡 M 系列传统相机对于影像永不妥协的个性也延续到数字化的M8,几乎所有徕卡原有的 M 系列镜头都可兼容;这也表示独特优异的 M 系列影像质量会一直延续下来;既使弱光摄影也能有完美的演出。〝Made in Germany〞是不退流行的代名词,新颖、迷人更值得信赖。
比传统底片传达更多细节的光学影像感应器
M8所采用的影像感应器是 1030 万高分辨率、低噪声的 CCD,感光度范围由 ISO 160一直到 ISO 2500,甚至于可以比传统底片传达出更多细节,对于细节,徕卡总是执着。
专属微型镜片,高感光度CCD
为了提高 CCD 的感光度,每个画素前面便需要放置一个微型镜片,因为落在画面四周的光束并非是以垂直的方向切入,而是会有一些倾斜的角度,而一般的微型镜片并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所以研发团队针对 徕卡M8的CCD 上的微型镜片进行经过特别的处理,将全世界最优秀的徕卡 M 系列镜头的特色发挥淋漓尽致。透过M8,画面中央到边缘都能保有接近的亮度,不会有一般CCD容易造成严重暗角与边缘松脱现象。加上M8所使用的 CCD 微型镜片比其它 CCD 所使用的微型镜片有更高的折射率,所以当使用广角镜头时,CCD 也能够捕捉更多落在画面边缘的光束。徕卡 M 系列镜头,运用在M8时也能充分发挥优势
。
卓越的耐用度
徕卡M8是一台能够长年使用,并能持续保持专业影像水平的数字相机,因为M8采用了坚固耐用的镁合金全金属材质机体,相机的顶盖与底盖则是用整块实心的铜锌合金以铣床方式制造,最后再用镀铬处理成黑色或是银色。M8先进的 RAW 档格式则是采用 DNG (数字底片)技术,确保影像档案能长期安全的保存。
Leica M 徕卡机身讨论区
Feb 6
Leica M8采用了Kodak(柯达)的1.33x CCD(尺寸27mm×18mm),虽然比R-D1的1.5x广了不少,依旧有不小的广角损失——当然,在1-2年内Leica不可能推出全幅CCD,Leica镜头的原设计模式给数码化设置了巨大障碍。
以下是具体焦段换算一览,需要注意的是,在1.33x CCD下,15mm成为标准20mm广角,28mm可以替代人文焦段的35mm,35mm则成为标头,50mm颇为尴尬,夹在标头焦段和人像焦段之间,75mm则刚好是最佳人像焦段:
Leica M镜头焦距12mm=16mm
Leica M镜头焦距15mm=20mm
Leica M镜头焦距21mm=28mm
Leica M镜头焦距24mm=32mm
Leica M镜头焦距28mm=37mm
Leica M镜头焦距35mm=47mm
Leica M镜头焦距40mm=53mm
Leica M镜头焦距50mm=67mm
Leica M镜头焦距75mm=98mm
Leica M镜头焦距90mm=120mm
相关链接:
Leica M机身讨论区
以下是具体焦段换算一览,需要注意的是,在1.33x CCD下,15mm成为标准20mm广角,28mm可以替代人文焦段的35mm,35mm则成为标头,50mm颇为尴尬,夹在标头焦段和人像焦段之间,75mm则刚好是最佳人像焦段:
Leica M镜头焦距12mm=16mm
Leica M镜头焦距15mm=20mm
Leica M镜头焦距21mm=28mm
Leica M镜头焦距24mm=32mm
Leica M镜头焦距28mm=37mm
Leica M镜头焦距35mm=47mm
Leica M镜头焦距40mm=53mm
Leica M镜头焦距50mm=67mm
Leica M镜头焦距75mm=98mm
Leica M镜头焦距90mm=120mm
相关链接:
Leica M机身讨论区
Jan 31
雪色玛莉在BBS里发布的《R-D1细节美图》,评价较为客观,图片也不错,推荐。
点击这里查看BBS帖子
Leica机身吸毒区
R-D1金属感很强,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最明显的是,对焦时候的呼气会在机身上形成雾水...总体来说质感和作工要远好于普通DSLR
1.全貌——虽然没有M8性感,但是也足够稳重
点击这里查看BBS帖子
Leica机身吸毒区
R-D1金属感很强,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最明显的是,对焦时候的呼气会在机身上形成雾水...总体来说质感和作工要远好于普通DSLR
1.全貌——虽然没有M8性感,但是也足够稳重
» 阅读全文
Jan 12
Leica M8技术数据,PDF格式——95KB
点击这里下载
Leica M8 使用指南,PDF格式——5.1MB
点击这里下载
Leica官方M系统手册,PDF格式——10.1MB
点击这里下载
Leica M8官方样图1——白尾鹰 6.5MB JPEG格式
点击这里下载
Leica M8官方样图2——白尾鹰头部 6.5MB JPEG格式
点击这里下载
Leica M8官方页面
点击这里下载
Leica M8 使用指南,PDF格式——5.1MB
点击这里下载
Leica官方M系统手册,PDF格式——10.1MB
点击这里下载
Leica M8官方样图1——白尾鹰 6.5MB JPEG格式
点击这里下载
Leica M8官方样图2——白尾鹰头部 6.5MB JPEG格式
点击这里下载
Leica M8官方页面
» 阅读全文
Jan 7
原文作者著名Leica评论家Erwin Puts,本文选译,省略了部分对SLR的“抵毁”。Leica中文站编译,转载请署名出处。
2006年——约瑟夫.尼塞福尔.涅普斯拍出人类史上第一张照片的180年后——世界上第一台Leica数码M系列旁轴相机诞生。在这长达近2个世纪的时间历程中,Leica一路走来:1925年首次商业化上市,1954年首台M机型发布,当然,还包括Leica最终被奥地利投资公司收购。
在最高解析度胶片(例如Maco Ortho 25和Spur Orthopan)以及最佳分辨率镜头(Zeiss以及Leica)的帮助下,任何一台胶片Leica M机身都可以拍出第一流的摄影作品。因此,我们不得不怀疑,是否真的要放弃半个多世纪以来使用的胶片,转而接受数码时代的Leica新生儿——M8,她不仅拥有数码时代的技术优势——即时流览以及高速图象处理器,同时也集成了Leica无以伦比的机械工艺以及最让人激动的拍摄方式。
2006年——约瑟夫.尼塞福尔.涅普斯拍出人类史上第一张照片的180年后——世界上第一台Leica数码M系列旁轴相机诞生。在这长达近2个世纪的时间历程中,Leica一路走来:1925年首次商业化上市,1954年首台M机型发布,当然,还包括Leica最终被奥地利投资公司收购。
在最高解析度胶片(例如Maco Ortho 25和Spur Orthopan)以及最佳分辨率镜头(Zeiss以及Leica)的帮助下,任何一台胶片Leica M机身都可以拍出第一流的摄影作品。因此,我们不得不怀疑,是否真的要放弃半个多世纪以来使用的胶片,转而接受数码时代的Leica新生儿——M8,她不仅拥有数码时代的技术优势——即时流览以及高速图象处理器,同时也集成了Leica无以伦比的机械工艺以及最让人激动的拍摄方式。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