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yzwj
初级读者(Reader)
积分 0
帖子 18
精华 0
状态 离线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2-13

[Others] rollei35s简史

... 发表于 2007-3-3 19:52  ... 17872 次点击

曾经的辉煌,一代名机!
转贴一台湾人的文章:
從完全不認識 Rollei 這品牌一直到對 35 系列產生狂熱喜愛,前後也不過兩個月的時間吧!不過這兩個月的時間,自己也幾乎上遍了網路上所有關於這一系列相機的網頁,為的就是想對這部許多攝影人口中的經典多些了解。畢竟他不是什麼新世代的產品,在我買下這一雙相機 (35 S 與 35 B ) 之前,他們也早就處於停產狀態,也因此在上拍賣網站搜尋購買過程中自己從網際網路所稍稍累積起來的一些資料也提供了幫助,而最後買回來的 35S 與 35B 也還好與自己的要求無甚差異,真是甚感欣慰!
若以現代人玩自動與數位相機的標準來看,35系列無非是為了考驗使用者的耐性而來;但是早在他初次發表的 1966 年德國科隆Photokina 攝影器材大展時,日本製造的輕便相機正準備大肆席捲全球消費市場之際,Rollei 35 卻是一個劃時代的經典!說明白點例如 Olympus 著名的 XA 系列,當初也是將 Rollei 35 當成頭號假想敵而設計出來的。
最原始的 Rollei 35 是由當時 Rollei 的著名設計師 Heinz Waaske 所設計。這也是 Rollei 所生產的第一款 135 相機。Rollei 35 最初於德國原廠製造,使用的鏡頭正是卡爾蔡司 ( Carl Zeiss ) 著名的四枚三群結構 40 mm Tessar 鏡。此一型號現於網路拍賣流傳的大部分是銀色機身的傳統設計,如果狀態維持在八成新以上 ( 鏡頭無霉,快門速度正常,機身無碰撞,手帶皮套鏡頭蓋皆完好,並且測光機構運行正常 ),那麼售價通常都會在台幣 10000 元上下;但若有幸碰到狀態良好的黑色德製初代 35,那麼很有可能要花上接近 20000 元才能夠擁有吧!箇中原因很簡單,畢竟黑色機身的相機保存不易,超過三十年的使用之後還能不掉漆磨損的是少之又少,如果喜愛這款式又能遇到好貨的話,我可能會借錢都把他標起來哩!
1971 年新加坡 Rollei 工廠設立,Rollei 35 順理成章移至此地生產,也讓這部相機在較低的生產成本之下更容易為人所接受。在生產初期 Rollei 35 維持著原版 Carl Zeiss Tessar 的搭載,不過稍後 Rollei 總公司取得了卡爾蔡司的認證,便開始自行生產同一結構的鏡頭。這個差別可以從相機鏡頭旁邊的字環得到解釋,原版卡爾蔡司當然是打上”Carl Zeiss Tessar”;至於 Rollei 自產版則拿掉 Carl Zeiss 字樣,變成了”Tessar Made By Rollei”了。而在 1972~73 年鏡頭轉換期間還曾短暫出現過搭載德國 Schneider Xenar 版本的 Rollei 35。不同的e鏡片結構與鍍膜都讓這部特異品種有了不同於原版本的成像品質。可惜這部相機現在幾乎不見蹤影,自己當然也無法找到實機作測試,於是就當成傳說來聽聽就好。
1974 年 Rollei 35 加入了由來自 Carl Zeiss 設計,Rollei 自行生產,鍍上 Rollei 招牌 HFT 鍍膜的 5 枚 4群 Sonnar 鏡,成為新版的 Rollei 35 S。這支鏡頭對色彩解析度十分銳利,以自己的經驗來說,拍攝出來的調子是偏向暖紅,對於陽光普照的畫面更是處理得色彩斑斕。光圈設計也比原本的型號大了一級,由 3.5 增加至 2.8,連帶增加了使用者在畫面創作上的更多可能。附帶一提的是,為了對應 Rollei 35 S ( Sonnar ) 的誕生,原本搭載 Tessar 的版本也正式改名為 Rollei 35 T ( Tessar )。

以上就是 Rollei 35 各基本型號的粗略描述。在 1980 年代初期,Rollei 因第一次破產而將生產線移回德國之後,Rollei 35 曾停止生產約莫六年的時間。之後在 1986 年德國原廠恢復生產,Rollei 35 便以高價版35 Platin - Special Edition 重新面世。1990 年代,Rollei 35 正式棄守平價輕便相機市場,改以 Rollei 35 Classic Gold,Platinum,Titanium,Black 等主要版本,以及 Royal,Gold 75th Anneversary 等限量版本來開發精品收藏級客層。此一系列皆搭載 Sonnar HFT 40 mm 鏡頭,閃光燈靴也由下方移至上方。高昂的售價在今日的拍賣市場上屢見不鮮,最便宜的黑色版本可能都要 25000 ~ 30000 元,更遑論稀少的 Gold 75th Anneversary 所開出令人咋舌的 100000 天價了!

除了正規 Rollei 35 系列之外,Rollei 還曾生產過 Rollei 35 B / B 35,Rollei C 35,Rollei 35 LED 等機械結構簡化,售價相對低廉的簡易版本。此一系列搭載由 Carl Zeiss 設計的三枚三群 Triotar 鏡頭,光圈快門等調整機構也取消了 Rollei 35 特殊的”木蘭飛彈”式雙環設計,全集中到鏡頭環上。35 LED 採用了電子是測光機構,少了幾分指針測光儀的古典感。此一設計也曾出現於正規 35 系列上,而產生了 Rollei 35 SE 與 Rollei 35 TE 兩個型號。

再說到自己使用這部相機的一些經驗與感想。初次見到這部相機,自己就被他奇異的雙環式調整機構與金屬材質沉胴式鏡頭給吸引,雙環設計可以提醒你仔細思考光圈與快門之間的互動關係 ,沉胴式鏡頭則讓機身更為小巧並增添豪華感 ~ 不過如果你用慣了全自動的數位 / 135 Point & Shoot 或 SLR,在初次使用這部相機時,絕對會落得手忙腳亂的下場。而且由於這部相機沒有任何輔助對焦或連動測距 ( Range Finder ) 的設計,焦距設定全憑感覺,或者藉由外掛測距儀來完成較為精確的對焦。相信對使用手動相機經驗不多的朋友來說,一定會常發生拍照忘記先估距,調焦這個重要動作,最後落得照片洗出來全數脫焦的淒慘情況。
還有他的閃光燈靴出現於機身下方的怪異設計,自己覺得可能是為了機身整體美感而來;但這也容易造成以閃光燈拍攝人物時,出現畫面中眾人鼻孔發亮,陰影出現在人物後上方的恐怖狀況。解決之道有兩種,一是在拍照時將相機倒過來拿,二是為相機添購一組延伸出來的閃光燈架。還有他與眾不同的過片桿位置,對於平常人在使用上也會帶來稍稍的不適應。而裝卸底片時則需將連底是背蓋完全拆卸,這個設計倒也曾出現在許多 70 年代的 RF 相機上,至於連計數器也長到機身下方,恐怕還是為了整體美感而來吧?
不過除了上述幾個需要花時間適應的特殊設計之外,這部相機以黃銅鑄造的沉甸重量厚實質感,不用電池也能運作的機械式金屬快門,美妙的測光儀運作方式,以及與現在的小傻瓜相比毫不遜色的小巧機身,都是讓擁有這部相機的朋友願意將它當成終身最佳收藏的主要原因 ( 不過不識貨的朋友第一眼都以為這是部 Lomo LC-A~ 真是不知該說什麼 )。並且也由於他毫不電子化的設計,讓這部相機經歷了 30 年的光陰還能正常運作,這恐怕也是現代化電子產品所無法比擬的最大優點吧!
總的來說,如果有意購入這部在 1998 年正式停產的經典相機,比較暢通的管道唯有經過網路上幾個較具規模的拍賣網站才能達成。如果將搜尋對象鎖定在後期的 Classic 系列,那麼幸運點的說不定能找到所謂”庫存新品”;至於早期在德國與新加坡生產的標準版本,縱使售價相對低廉,但是必須多挑多看才能找到品相較佳的單品,或許也還需要一些好運氣吧!至於他的週邊配件,像是 24 mm 與 30.5 mm 的濾光鏡 / 遮光罩,專屬皮套,甚至是那條以特製卡楯鎖上的手帶,自己也是砸下重金從日本 Yahoo! 拍賣網站上購得。時間多一點的朋友則不妨到博漢區幾家稍有歷史的相機店去找找,或許還能從塵封的庫存中覓得。這對玩慣了新相機的朋友來說,或許會是苦差事一件;但是對於熱中古董相機的人而言,卻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尤其在數位科技為世人帶來太多來不及珍惜的便利之際,以這類古董相機來追尋內心的完美風景,並且以最傳統的方式來收藏,絕對會產生許多旁人無法體會得成就感與樂趣!

[ 本帖最后由 macg4 于 2008-5-15 18:52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主题共有 2 条回复 | 回到顶部
#1 - 2007-3-3 19:55
davyzwj
哪一张是rollei35s的40/2.8最大光圈拍的呢?
#2 - 2007-3-3 20:07
leica2006
卖mp,进路来。。。。。。。。。。。
认真负责的评论是对摄影者最大的鼓励,优秀评论将获得积分奖励,纯灌水评论将扣除当月图片配额

在回复之前你需要先进行登录
用户名 / UID
密码
CopyRight © 2008 By Leica.org.cn | Based on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