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 28
作者:macg4 所有图片与文字版权均为www.Leica.org.cn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谢谢
与以往Leica的沉甸甸坠手的感觉不同,新推出的四只SUMMARIT镜头无论拿在手里还是装着于机身,你似乎都可以忽略它的存在。轻、小,是你拿到它的第一感觉。从技术手册上可以了解到,四只新镜头机械部分所采用的铜部件只剩下卡口、调焦套筒,其他部分已经被轻质合金所代替。这属于完全‘新’概念路线的产品。
外观:
依然保留了Leica一贯的工艺表现,不同的是在以往镜头上能够体会出的德国‘硬派’作风不见了,防滑纹细腻、数值与标尺刻印改为80年代前的圆体字,甚至在75、90两只镜头上采用了塑胶防滑套,这在Leica M系列镜头上还是第一次。
四只镜头的体积都比同焦段的镜头小了一个级别,应该是出于增加便携性的考虑。
功能的变化:
和它毫不起眼的外观相反,在MTF曲线上显示出的结果是令人吃惊的。没有采用任何ASPH技术设计的新镜头的解像力表现全面超越了上代同焦段镜头(我们所说的现行镜头)。如35/2ASPH、50/2.8甚至是被神话了的75/1.4,只有90mm比90/2AA稍差些(具体数据见附图)。我认为这不难理解,以Leica数十年的光学设计功力设计这类中等光圈级别的球面光学结构是绰绰有余的。
从Leica提供的数据来看四只镜头的变形率都控制在0.7%以下,基本可以忽略。而边角失光现象在胶片机型上为EV1.5—1.7,而用于M8则理论上下降为EV1.2—1.4左右(不考虑CCD特性),稍大些。但是在其技术手册上我找到了这样的描述“When used on the LEICA M8, virtually all vignetting is compensated electronically.(当用于M8时,渐晕现象由电子系统做了优化处理)”。从另一侧面印证了我先前关于‘M8可与镜头编码系统配合针对不同焦距与批次的镜头进行边角失光补偿修正’的分析。当然如果需要刻意保留失光形成的暗角,可以在M8菜单中选择‘镜头检测关闭’。
=====================================================
功能性附件:
最大的改变是完全取消了自带遮光罩,改为全部为另配附件。另配遮光罩全部为螺口,35、50为方型;75、90则为圆形。比较费解的是35、50镜身上没有任何卡位槽,光罩定位是个问题(单头螺丝?未见实物不能定论)。每款光罩都有配套镜盖,光罩不能倒扣携带不便。由于镜头前端采用了内外双层螺纹,所以遮光罩与滤镜可以同时使用(偏振除外)。无他,全部都是为降低成本考虑。
=====================================================
成本低在何处:
1.螺纹式遮光罩简化了镜筒设计,简化了加工程序;
平时镜头前端有一保护性圆环,使用遮光罩时需取下。容易损坏不易存放。
缺点是带来使用的不便,见附图
2.简化了调焦机构,螺纹变得陡直,对焦行程都在80°以内,而其多数前辈基本都处于95°—135°之间;
优点是调焦迅速,但代价是精细调焦和焦点精确控制力下降
3.与测距机构联动的铜质镜内筒被合金材料取代了;
缺点目前尚不清楚,但是以前纯粹铜金属加工的精细坡面被带有表面处理的合金取代
4.最为直接的成本降低是采用了更少的镜片以及更小的镜片直径;
从MTF曲线来看这项并没有以牺牲解像力为代价。
===================================================================
简单评价:
这是Leica为了应对越发激烈的竞争环境而推出的“低端”产品,但与日系品牌的“低端”概念有所不同的是Leica绝不生产“狗头”,MTF曲线已经证明了一切(我相信德国人的严谨,同时排斥所谓‘味道’)。
理性的且不追求大光孔的用户应该会看到它的表现。但是Leica用户群具有的特殊性,被开发者忽略了。Leica的消费者中的大多数属于被‘异化’了的一群,在追求高品质的同时,促使用户消费Leica产品的条件还有所谓‘心理’、‘文化’、‘味道’、‘高端’,以及更重要的‘放毒’等等......虽然新镜头的售价仅为上代现行镜头的一半,但上受自己依然在二手市场流通的镜头之打压,下被VC、ZM等杂牌镜头追堵,生存空间极为狭窄。
M8推出之初我曾经分析Leica会配合它推出28/1.4 ASPH来实现近似35mm、开发16/2.8 ASPH来实现近似21mm,但是落空了。
因为M8 X1.33的倍率,传统的镜头序列被打破,在近似的焦段中只剩下28/2 ASPH、28/2.8 TYPE IV两只来代替‘看家’的35mm焦段。对于高端的用户尤其是用惯了35/1.4 ASPH的用户来讲,是不会满足的。但是Leica只推出了市场反应平平的低价版28/2.8,和打破自己‘Leica视角’的超广三段。但这些都不足以对M8的潜在用户形成消费吸引。替代21视角的15mm焦段也被ZM抢占。
点击这里查看完整评测以及拍摄样张
Leica中文摄影杂志@Email订阅地址 or @RSS
与以往Leica的沉甸甸坠手的感觉不同,新推出的四只SUMMARIT镜头无论拿在手里还是装着于机身,你似乎都可以忽略它的存在。轻、小,是你拿到它的第一感觉。从技术手册上可以了解到,四只新镜头机械部分所采用的铜部件只剩下卡口、调焦套筒,其他部分已经被轻质合金所代替。这属于完全‘新’概念路线的产品。
外观:
依然保留了Leica一贯的工艺表现,不同的是在以往镜头上能够体会出的德国‘硬派’作风不见了,防滑纹细腻、数值与标尺刻印改为80年代前的圆体字,甚至在75、90两只镜头上采用了塑胶防滑套,这在Leica M系列镜头上还是第一次。
四只镜头的体积都比同焦段的镜头小了一个级别,应该是出于增加便携性的考虑。
功能的变化:
和它毫不起眼的外观相反,在MTF曲线上显示出的结果是令人吃惊的。没有采用任何ASPH技术设计的新镜头的解像力表现全面超越了上代同焦段镜头(我们所说的现行镜头)。如35/2ASPH、50/2.8甚至是被神话了的75/1.4,只有90mm比90/2AA稍差些(具体数据见附图)。我认为这不难理解,以Leica数十年的光学设计功力设计这类中等光圈级别的球面光学结构是绰绰有余的。
从Leica提供的数据来看四只镜头的变形率都控制在0.7%以下,基本可以忽略。而边角失光现象在胶片机型上为EV1.5—1.7,而用于M8则理论上下降为EV1.2—1.4左右(不考虑CCD特性),稍大些。但是在其技术手册上我找到了这样的描述“When used on the LEICA M8, virtually all vignetting is compensated electronically.(当用于M8时,渐晕现象由电子系统做了优化处理)”。从另一侧面印证了我先前关于‘M8可与镜头编码系统配合针对不同焦距与批次的镜头进行边角失光补偿修正’的分析。当然如果需要刻意保留失光形成的暗角,可以在M8菜单中选择‘镜头检测关闭’。
=====================================================
功能性附件:
最大的改变是完全取消了自带遮光罩,改为全部为另配附件。另配遮光罩全部为螺口,35、50为方型;75、90则为圆形。比较费解的是35、50镜身上没有任何卡位槽,光罩定位是个问题(单头螺丝?未见实物不能定论)。每款光罩都有配套镜盖,光罩不能倒扣携带不便。由于镜头前端采用了内外双层螺纹,所以遮光罩与滤镜可以同时使用(偏振除外)。无他,全部都是为降低成本考虑。
=====================================================
成本低在何处:
1.螺纹式遮光罩简化了镜筒设计,简化了加工程序;
平时镜头前端有一保护性圆环,使用遮光罩时需取下。容易损坏不易存放。
缺点是带来使用的不便,见附图
2.简化了调焦机构,螺纹变得陡直,对焦行程都在80°以内,而其多数前辈基本都处于95°—135°之间;
优点是调焦迅速,但代价是精细调焦和焦点精确控制力下降
3.与测距机构联动的铜质镜内筒被合金材料取代了;
缺点目前尚不清楚,但是以前纯粹铜金属加工的精细坡面被带有表面处理的合金取代
4.最为直接的成本降低是采用了更少的镜片以及更小的镜片直径;
从MTF曲线来看这项并没有以牺牲解像力为代价。
===================================================================
简单评价:
这是Leica为了应对越发激烈的竞争环境而推出的“低端”产品,但与日系品牌的“低端”概念有所不同的是Leica绝不生产“狗头”,MTF曲线已经证明了一切(我相信德国人的严谨,同时排斥所谓‘味道’)。
理性的且不追求大光孔的用户应该会看到它的表现。但是Leica用户群具有的特殊性,被开发者忽略了。Leica的消费者中的大多数属于被‘异化’了的一群,在追求高品质的同时,促使用户消费Leica产品的条件还有所谓‘心理’、‘文化’、‘味道’、‘高端’,以及更重要的‘放毒’等等......虽然新镜头的售价仅为上代现行镜头的一半,但上受自己依然在二手市场流通的镜头之打压,下被VC、ZM等杂牌镜头追堵,生存空间极为狭窄。
M8推出之初我曾经分析Leica会配合它推出28/1.4 ASPH来实现近似35mm、开发16/2.8 ASPH来实现近似21mm,但是落空了。
因为M8 X1.33的倍率,传统的镜头序列被打破,在近似的焦段中只剩下28/2 ASPH、28/2.8 TYPE IV两只来代替‘看家’的35mm焦段。对于高端的用户尤其是用惯了35/1.4 ASPH的用户来讲,是不会满足的。但是Leica只推出了市场反应平平的低价版28/2.8,和打破自己‘Leica视角’的超广三段。但这些都不足以对M8的潜在用户形成消费吸引。替代21视角的15mm焦段也被ZM抢占。
点击这里查看完整评测以及拍摄样张
Posted in 全球摄影资讯 at 2007/12/28
0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