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0 02:03
独具只眼
d兄新年伊始开门红,预祝马到成功,名利双收:victory:
[align=center][attach]62121[/attach][/align]
2009-1-10 02:10
独具只眼
39老弟的好悟性,再用伟大的思想武装起来,一定战无不胜的:)
等着你的紫禁城计划的实施呢,不要辜负了近来京城的好天气才是:) 『ZEISS ZM Biogon 35/2 』
[align=center][attach]62122[/attach][/align]
2009-1-10 03:25
独具只眼
唐兄的试镜或已提示这支老名镜的“真实身份”了,蔡司是很擅长“于无声处听惊雷”的:)
说到历史上玩家的集大成者,无不为士大夫阶级,唐宋元明清莫不如此。毕竟在“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之前,还要“具备万物横绝太空”。其物质条件或不难达到,然精神境界或非常人所及也。现实生活中的劳心者和劳力者也是有着本质的差异的。因此,如唐兄所说的画工,尽管工整严律技法娴熟,终不可以代表一个时期的文化成就,以其中的信息量来说,只能作为一类附证参考而已。真正具有一个时期的史料性和代表性的作品或成就,一定是由那些才思奇骏统领风骚的大家所专属。只有在究其所玩中来考证并探寻那个历史时期的各种内涵。诗书礼乐,莫不唯此为重。好比“西园雅集”一段佳话,不仅成就了宋元明清多位大师各具风采的传世画作,同时提供了史学研究的重要依据。
现如今玩摄影,盲目地崇洋媚外之风大盛。不禁想起大卫。霍克尼的一番感叹,要是照相机当初是由中国人发明,可了不起了。完全会是另一个模样了。可惜他是在对传统的中国绘画叹服的前提下做的联想。事实上在失去了民族文化传承的现实中国,摄影早就是另一个模样了。
闲话的闲话,贻笑大方。唐兄雅正:L 『福伦达 MC 25/4 L39 』
[align=center][attach]62123[/attach]
[attach]62124[/attach][/align]
2009-1-10 14:52
阿唐
独兄学识渊博,虽是轻松闲话,我却当做玩镜的Bible呢 :)
听课做笔记受益良久,不献几张作业不算好学生。滥竽充数罢了。
哈苏 ZV-Classic 180/4
[align=center][attach]62131[/attach][/align]
2009-1-11 01:00
独具只眼
唐兄过谦了,实在受之有愧的。受古训“书中自有黄金屋”中毒太深,虽然食有肉,仍不敢手无书。迂腐了:L
观唐兄之片,常常立意高远,清静无为,尤以当初的《水路》记忆犹新。同时,得以见赏诸多大名镜的风采,莫大享受:handshake
这支哈苏的180应是那只限量的纪念版了,很喜欢其考究的做工,尤其是花体的刻字复古雅致贵族风范。记得也是五片镜片,颇合蔡司五片无孬镜的传统。当年那只康泰时的135/2似就是五片,成像亦十分优秀。
话说玩味此等名镜,神清气闲的平常心似要经得住修炼,急功近利人以镜贵的俗念就难免明珠暗投暴殄天物了。人玩镜,人明镜名;镜玩人,镜黯人暗。哈哈,闲言昏语,贻笑唐兄:L
听广播才知,今夜的圆月是京城十二年来一次的最圆最明的景观,随手记下,送唐兄一观:) 『福伦达 MC 25/4 』
[align=center][attach]62156[/attach][/align]
2009-1-11 20:54
阿唐
观独兄美图,不由想起”一片冰心在玉壶“的佳句来 。
观独兄的美言却惭愧不已。自知胸无大志,拍片随性,不揣立意,唯求静照,因才疏学浅,只有不断学习,顺其自然好了:)
那只ZV-Classic 180/4确是5片镜片。这次蔡丝一口气生产了三只复古银版哈苏镜头,分别是 Distagon 50/4、Macro-Planar 120/4和 Sonnar 180/4。与哈苏CFI镜头最大的不同就是取消了F档。因此在205机身上使用时,我只好把镜身快门设在B档。从光学上看蔡丝的新系镜头,真没有什么好挑剔的。
ZV-Macro-Classic 120/4, RHP400
[align=center][attach]62199[/attach][/align]
2009-1-12 02:32
独具只眼
唐兄原来是去新疆采风了,想必佳片累牍满载而归的,期待大饱眼福了:)
喜欢这张瞬间即景,孩子的实和小女子的虚相映成趣颇有回味。名镜的风采一定要扎实的基础功得以体现真是硬道理:victory:
我曾有过那只120的微距,记得这组镜头的光圈调整设为半档以图精确,采用全机械快门据说是为了满足专业摄影师的钟爱,对此我倒不以为然。看那高昂的价格和近乎工艺品的金属打造,对于一般摄影师的使用选择一定是个很大的考验。作为炫耀的收藏品或更符合哈苏的商业目的。似比那些传世艺术品的收藏,一定不是为了用于装饰房间一样。当然,这些老成见或已不合时宜了。惭愧。
手中留了一只哈苏的老版Sonnar 150/4存念,可惜久不用胶片了,转数码的老片,唐兄贻笑:L
[align=center][attach]62219[/attach]
[attach]62220[/attach][/align]
2009-1-12 20:56
阿唐
看来哈苏镜头在135数码上也表现不俗。我已经置备了哈苏转佳能、康泰时转佳能的转接环,目前正考虑是定5D2还是等1D4呢。听说5D2的对焦比1D系统差很多,不清楚在转接的手动镜头上是否也是如此。
去年国庆节跟团去了喀纳斯欣赏秋景,顺便试试三只新镜头。这一圈转下来,对这方形构图越来越喜欢,感觉这种构图更自由些。北疆的田园风光果然旖旎,可惜人多行程短,导游的声声呼唤不够和谐:) 如果不是为了试新入的哈苏系统,倒不如带上徕卡轻松自在。
CFE 250/5.6 SA
[align=center]新疆喀纳斯静照
[attach]62249[/attach][/align]
2009-1-13 02:16
独具只眼
唐兄这是改烧哈苏门了。喀纳斯景色诱人,适宜精雕细琢,旅行团难免意犹未尽了:)
不过这支所谓的复消色的“神奇”镜头的新气过重,毕竟受环保玻璃的制约,作为摄影商用潜力很大,作为玩味光学特性窃以为个性不足。这也是所有新镜头的通病----优秀的工具而已。即使在胶片的表现,还是老话,一定受后期暗房的质量所决定,首先冲洗就是至关重要的一关,力求完美的话最好自己置办一套设备才是。
个人以为,新机新镜定位于工具,标准化便捷化适于商业工种。老机老镜各有秉性,或开发或利用适合张显个性。同时,二者皆可以仅仅作为玩具娱乐生活。其中老镜头的诸多不可预见性的“病”发症尤其不亦乐乎。
在欧美见过有些业余玩老光学镜头的专业摄影师,其大多是利用老光学的很多病态的特性在拍摄符合自己个性或风格的作品,没见过如两岸三地这般一味的沉迷于焦外散景的大圈小圈之中的。或可作为东西方对镜头理念的差异吧。
转接35单反数码机,我选EOS主要是转口方便,使用了先后的所有机型包括5DII的试用,目前依然保留1DMarkII,综合表现完全可以达到我的需要。1.3的倍率对于转接老电影镜头很适宜,中大画幅镜头大材小用不在话下了。像素指标支持我惯用的24英寸微喷质量,所以在没有新的突破机型确定前不必做他考虑了。
Kilfitt Macro-Kilar 90/2.8 的橱窗随手:)
[align=center][attach]62275[/attach][/align]
2009-1-13 03:55
独具只眼
不玩中画幅久了,方形构图的表达有时候跟不上我的随心所欲按快门的感觉。幸好有些老电影镜头无法覆盖35全幅,顺其自然的剪裁下去,倒也满足了伪66的效果。玩忽哉乐呵,不拘一格也。爱占能老影镜的剪裁篇。
[align=center][attach]62281[/attach]
[attach]62282[/attach][/align]
2009-1-13 22:45
阿唐
我也倾向1D MarkIV系统,除了已经提及的优点,它在转接Contax镜头时候也少有打板的问题。自己配备冲印设备太麻烦,能免则免。
对新的环保玻璃应予鼓励支持,尽管我也有一堆不环保的老镜头。因此几乎每个常用焦段我都有环保镜头,不论照片如何,心里另有一份开心。
从实际把玩中发现我的环保镜头也都各具特色呢:)
环保的 CFI Planar 100/3.5,我喜欢将它当标头用。
[align=center][attach]62290[/attach][/align]
2009-1-14 01:59
独具只眼
唐兄所说的“1D MarkIV系统”尚未看到相关介绍,不知佳能会做出如何的革新了。
闲中弄镜,常常让自己“无事生非”,首先手动调焦就已给昏花的老眼提出了挑战,好在关注于按快门的乐趣,可以忽视许多无关的东西。当需要的时候,自动也罢新镜也罢一定是怎么顺手怎么来的。客观上也算是对环保主义的革命做出了贡献,姑且心安理得了。更何况,许多时候那些新机新镜带了的收获和欣喜,远比玩老镜的“费力不讨好”来的更为直接。宗旨在于,玩,就必须让自己快乐着:)
哈苏的这支100/3.5镜头也算是其镜族中的看家禁卫之一了。和所有镜头一样,共性中蕴含个性,适逢其然,当仁不让。玩镜或不同于玩片,玩镜片在乎自得其乐足已。
Meyer Primotar E 80/3.5 P6镜头,转佳能1D MarkII ,尝试剪裁66回味方片:)
[align=center][attach]62298[/attach]
[attach]62299[/attach][/align]
2009-1-14 19:32
阿唐
我却觉得玩镜与玩片,都可“自得其乐足已”。
独兄的美图总是很亲切、很耐”读“!
2009-1-14 20:46
m39
独兄,近日天寒地冻的,俺实在是没有摸东西的兴趣(mm除外):lol
紫禁城好歹也混个出入自由:) 不在话下。尊兄嘱,俺近日安排既是 。 当年兄熟悉那里的一草一木,莫非归心似箭?
学习各位兄的散景(学名:弥散圈扩散)Arriflex-cine-xenon 50mm/2
[align=center][attach]62310[/attach][/align]
2009-1-15 02:05
独具只眼
唐兄所言才是:handshake
原以为玩镜头或要受制于镜头的型制,适才而用。如是看来倒是庸人自扰了。既玩之则乐之,何适之有:)
我按快门多为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触动,分不清俗雅。唐兄谬赞了。诚惶诚恐,还多指教:L
35数码小片,学做方形剪裁,贻笑大方。『福伦达 MC 25/4 』
[align=center][attach]62324[/attach][/align]
2009-1-15 02:32
独具只眼
39老弟的大情圣情结着实令人钦佩呢:victory:
紫禁城的记念的确颇多,毕竟当初“南书房行走”许多寒暑,晃一晃近二十年了。不过,当初只忙于舞文弄墨,忽视了按快门,实为一憾:L
适逢“青出于蓝”的时代,再随老弟宫中一探,难免撩动一往情深,蠢蠢欲动了。
备下京城名吃,一定大肆犒劳为谢:handshake 『 NIKKOR-P 红C版 8.5cm/2 + M8 』
[align=center][attach]62325[/attach][/align]
2009-1-15 02:50
独具只眼
看39老弟用的似是施耐德的影镜,不合焦与不对焦总之都有一番情趣。不知改作旁轴或又如何:)
散景已然一头雾水,承老弟又指点个学名......不知还有无拉丁文的范本或更权威一些:loveliness:
既教之则学之,也来个弥散圈圈照猫画虎则个:L 『 徕卡 钢嘴35/1.4 』
[align=center][attach]62326[/attach][/align]
2009-1-15 04:58
dalinda
谢谢独兄。。来人不少,花收了一大堆:lol
独兄这个门和中国花样系列里是一样的))我顺手贪污了先。刚安装了一个抓图软件。
[[i] 本帖最后由 dalinda 于 2009-1-15 05:01 编辑 [/i]]
2009-1-16 03:45
独具只眼
d兄那儿的来宾“花儿”不实,不如直接买空外带送他们鲜花儿来的更实惠:lol
看来对各种软件d兄也是驾轻就熟的,自愧弗哦如。只好小闭柴门喝老酒了:L 『NIKKOR-P.C 8.5cm/2 』
[align=center][attach]62350[/attach][/align]
2009-1-16 08:52
dalinda
:L 独兄啊,我现在连PS还整不了呢,每次缩小图片就一片迷糊。。抓图的软件是蹭领导的。您喝啥老酒啊)):lol
[[i] 本帖最后由 dalinda 于 2009-1-16 08:55 编辑 [/i]]
2009-1-17 01:31
独具只眼
d兄那里冰天雪地的正是喝大酒涮大锅的好时光,不知有无精选羊肉片和小料呢:)
近来闹个电影“梅兰芳”使沉静多年的梅氏故居又喧嚣起来,趁天儿放晴就手胡同转转,送来一同怀旧:loveliness:
不知啥时候已经修葺一新了。少不了的鸽哨盘旋,如此才构成完整的京城民俗文化的特色:) 『福伦达 MC 25/4 』
[align=center][attach]62378[/attach]
[attach]62379[/attach][/align]
2009-1-17 01:37
独具只眼
胡同里的街坊四邻生活依旧,若不是与日俱增的车马喧沸,怕是已忘了还有过一个出了大名的邻居:) 『镜头同上』
[align=center][attach]62380[/attach]
[attach]62381[/attach][/align]
2009-1-18 02:15
独具只眼
时过境迁,能被记住的基本上都是得益于故事的演绎。没有被编成故事的大多已随着胡同的变化逐渐忘却。幸好一时半会儿胡同还拆不完,继续造就着新的胡同串子,延续着新时代的市井,真的假的反正总有人叨呱着一类的文化。『镜头同上』
[align=center][attach]62400[/attach]
[attach]62401[/attach][/align]
2009-1-18 19:17
dalinda
谢独兄:)),可惜老北京绝大部分变成史料了。看来电影力量大啊,啥时候拍个有关老镜头电影的话,您再上街非带着保镖不成))
说起鸽子,记得童年邻里间因为养鸽子踩坏房瓦的事情,没少纠纷:)
又:夕阳时刻可以看见鸟雀如黑云一般滚来滚去的
[[i] 本帖最后由 dalinda 于 2009-1-18 19:22 编辑 [/i]]
2009-1-18 20:58
阿唐
在老胡同里,时间似乎也缓慢了。
2009-1-19 01:35
独具只眼
d兄之言可不敢想。虽说影视倒是玩过一阵,唯独影视镜头所剩无几,利用其特殊的语法投机取巧的玩几张镜片娱乐下还好。相对于相机镜头可是从不厚此薄彼。也从来反感那些别有用心的夸大电影镜头素质的“极至”论调。上网混战不过是业余生活的调剂嘻哈一下:L
说到老北京的啥我觉得其实有用的都留下了,没留下的也没啥用。有些盲目叫嚣保存保护的言论,基本上都是下里巴人的扯淡。民族的文明延续和走二里地才能上个厕所的“民俗形式”没任何关系。既讲传承,古有教训:民可以乐成,不可以共谋。是也非也皆是闲话:lol
“鸟雀如黑云”可是个不难见到的景象,“燕子衔泥”倒是久别京城了:) 『影镜 Kern 100/3.3 』
[align=center][attach]62423[/attach][/align]
2009-1-19 01:57
独具只眼
确如唐兄所言,京城民生的最大特点就是懒散,八旗的遗风。吸引了环球各色人等落脚闲居,想不国际化都难的:)
其实那些著名胡同的深宅大院早就“新桃换旧符”了,某种意义上或也暗合了“以夷制夷”的老主张呢:D
[align=center][attach]62424[/attach]
[attach]62425[/attach][/align]
2009-1-19 21:54
dalinda
独兄您误会了,我是说假如哪天有人拍个电影,题材是老镜头的))至于您说北京城里的厕所,据说还是八国联军破城以后强加的呢,早先北京没有公厕,都是自己解决,脏土就往门口一到了事。现在看北京的胡同,许多都是院子低于街道,就是这样形成的。
“燕子衔泥”我没有见到,但是成果见过,我家一直没有人住,某年回去意外发现头顶暗了一块,一个大土球啊))时值早春,在混凝土森林里恐怕是唯一的非人类工程了。:L
[[i] 本帖最后由 dalinda 于 2009-1-19 21:58 编辑 [/i]]
2009-1-20 02:12
独具只眼
:lol d兄说的好题材可是不容易拍呢,说起来一只老名镜或如一件老古董,演绎出风波曲折惊心动魄未必不是好故事:)
“厕所文化”有待考证下。不过根据约翰。菲利普斯的照片记载,三四十年代的巴黎男人的小便池就是临街而立毫无遮挡,后鉴于对大男子主义的声讨,才做出了“文明的改建”或许没有记入照片的还更有甚者的。社会学的研究太复杂,而且同时代还要同阶层的客观性难度更高了。不比玩镜头好,可以“顾头不顾腚”:lol
闲中偶记新时代的卫生间,也可以是一番“鸟语花香”:) 『福伦达 MC 25/4 』
[align=center][attach]62434[/attach]
[attach]62435[/attach][/align]
2009-1-21 02:52
独具只眼
“华灯初上”乃京城特色,想当初,小可见学生之作业,大可至名人之散文,常以此为起始,险成新八股。其实文体的描写远不及镜头表现的生动。尤其在京城的大都市规模日益扩大后,这个时刻的镜像经常能让“老北京”也为之惊艳。
闲中散步,享受这个魔幻时刻。『蔡司 ZM Biogon 35/2 』
[align=center][attach]62456[/attach]
[attach]62457[/attach][/align]
页: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